当前位置:100EC>跨境电商>美国本土电商企业Solo Brands正式退市
美国本土电商企业Solo Brands正式退市
网经社发布时间:2025年04月28日 09:09:57

(网经社讯)4月22日,2011年成本于美国,前身是炉具制造商Solo Stove的亚马逊头部户外品牌——Solo Brands由于股价持续大跌,收到了纽约证券交易所(以下简称“纽交所”)发出的退市通知。

image.png

一、关税重压下的企业生存危机

Solo Brands的案例具有典型意义。据网经社跨境电商(CBEC.100EC.CN)查询DeepSeek后获悉,作为曾经市值可观的上市公司,该企业在2024年净亏损达1.134亿美元,股价暴跌至23美分的历史低点。深入分析可见,其困境源于双重压力:一方面,作为主要在中国生产的品牌,145%的关税使其产品成本直接翻倍;另一方面,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导致其难以快速实现产能转移。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得企业既无法消化成本上涨,又缺乏替代方案,最终陷入经营绝境。

值得关注的是,Solo Brands并非孤例。从年营收584万人民币的Prime Stella到面临4000万美元额外成本的Simple Modern,不同规模的美国企业都在承受关税冲击。这些案例共同表明,关税政策正在无差别地打击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企业,形成了一场"杀敌八百,自损一千"的贸易困局。

二、产业链重构的深层矛盾

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根本问题在于忽视了全球产业分工的现实。美国中小企业主的反馈揭示了关键痛点:首先,美国制造业基础设施严重退化,缺乏配套供应链支持产能回归;其次,劳动力成本高企使本土生产丧失竞争力;再者,产业工人断层导致技术传承困难。这些结构性因素决定了短期关税手段难以实现制造业回流的目标。

加州等11个州的联合诉讼更凸显了政策的地方性冲突。作为美国经济第一大州,加州拥有全美最大的进出口贸易量,关税对其农业、科技和制造业的冲击尤为显著。这种中央与地方的政策分歧,反映了贸易保护主义与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深刻矛盾。

三、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博弈

从宏观层面看,特朗普关税政策正在引发多重负面效应:企业盈利恶化导致资本市场震荡,就业压力加剧社会矛盾,物价上涨侵蚀消费者购买力。这些经济代价正在转化为政治压力,迫使政府考虑调整关税政策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政策调整面临两难困境:维持高关税将加速企业外流,降低关税则可能被视为对华示弱。这种困境本质上暴露了美国在全球化逆流中的战略迷茫——既想遏制中国发展,又无法承受"脱钩"代价。

四、对跨境贸易的启示

Solo Brands的案例为跨境电商从业者提供了重要启示:首先,供应链多元化成为必然选择,企业需建立弹性供应链体系;其次,市场布局需要更加均衡,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;再者,产品附加值提升是应对成本上涨的根本出路。

展望未来,中美贸易关系将进入新的磨合期。无论关税政策如何调整,全球供应链的重构都将继续深化。对企业而言,唯有增强供应链韧性、提升产品竞争力,才能在动荡的贸易环境中行稳致远。这一案例再次证明,违背经济规律的政策终将付出代价,而顺应全球化趋势的企业才能获得长远发展。




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,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、服务商,提供“媒体+智库”、“会员+孵化”服务;(1)面向电商平台、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;(2)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、政府部门、培训机构、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;(3)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、品牌方、商家、供应链公司等提供“千电万商”生态圈服务;(4)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。

网经社“电数宝”电商大数据库(DATA.100EC.CN,免费注册体验全库)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,包含100+上市公司、新三板公司数据,150+独角兽、200+千里马公司数据,4000+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+互联网APP数据,全面覆盖“头部+腰部+长尾”电商,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,挖掘行业市场潜力,助力企业决策,做电商人研究、决策的“好参谋”。

【投诉曝光】 更多>

【版权声明】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网经社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我们原创内容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;同时,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授权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,发邮件至NEWS@netsun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

        平台名称
        平台回复率
        回复时效性
        用户满意度
        微信公众号
       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
        微信小程序
       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